媒体关注

  2010年09月08日,我司设计总监陈永杰先生应《IN DESIGN 》杂志邀请,于上海Martin餐厅与台湾著名设计名家史南桥先生,进行设计观念对话:“设计师也是魔术师”。

DIALOGUE \ 观念对话

Designers Are Magicians

设计师也是魔术师

对话嘉宾:史南桥、陈永杰
主 持:黄玉枝 (IN DESIGN 主编)
时 间:2010年9月8日
地 点:Martin餐厅

  所谓的魔术师是经过一般人家没想到、没看到,但背后有它的道理,这个道理是由逻辑可以得到的,我认为这样的魔术是可以成立在我们室内设计和所有设计行业里面。因为我们推崇它超乎寻常人或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巧思而得到的一些结果。

IN DESIGN:对于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你们觉得称得上是魔术师的条件是什么?

陈:我觉得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他具备对于空间的改变(能力)应该是更多样化的,就是说他能随时改变一个空间的特性,比如,我们在这个会谈的房间里,我们设计师界定这个空间应该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它可以做很多空间的变化,我觉得这需要设计师进行不断的创意,而且一个空间被创造出来,你的设计作品必须是独一性的,给人空间的体验、空间的视觉元素的感觉都应是很新的、不落俗套的。昨天,我逛了外滩,突然看见一个Swatch的体验店,但太晚了,我没有进去,只看了橱窗。我看过香港Swatch店,都做得很简单,在意大利米兰也看到过,店面都是很小的,但(外滩)这个店面很大,好像有两层的空间,我觉得是挺好的创意和设计,这个设计师的确有魔术般的变化手段。首先,我觉得我们行业设计师应该多打破一些常规思维,多产生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出来,那么这样就和空间魔术师有吻合的地方了。你的设计作品不应该看过就(发现)我能做,大家都能做,那样就是一个很标准化的设计,没有什么创意可言了。

史:大家给我“空间的魔术师”的称号蛮多年了,当然当时我确实做了蛮多大家认为不太可能成立的东西,像在3米多的空间里我做第二个夹层出来,我在很小的面积里来以小见大。这个称号是由这样一些背景而来,但实际上从我个人来讲,从来没有喜欢过这样的一个称号,因为其实我是学建筑出身的,我们建筑的背景是很工程、很逻辑、很理性的。其实所有的道理是可以经由逻辑的分析得到它的一个结果,所以我所有的设计相对来说是很理性的,不是一个灵感昙花一现,或灵感乍现的状态,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理性分析得到的结果。所以当初听到这个(称号),我总觉得有点江湖卖艺的感觉(笑),所以我没有把这个称号当作是一回事。但这个效应从台湾传到中国大陆,又从中国大陆传到各个地方,每次人家介绍我时,都把它当成一个固定的称号。当然在这几年间,我们自己也看了所谓真正的魔术师,比如近年来的台湾年轻人刘谦,早期的大卫?科布菲尔。其实很多电视节目会讲魔术师的真相,包括魔术在前面怎么变,在后面告诉大家他的方法。说穿了它也是一种方法、一种道理来变的,而且那种魔术不是魔法,假如是魔法师的话,就真的像梅林一样,有magic,可以把东西变出来。但实际上,现在真实的魔术,它是一种方法,只是它有更高的创意、想法可以把这种事情弄出来,让你看到的好像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其实背后有那么一层道理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诠释魔术师跟我自己的工作关系的话,那我觉得现在又慢慢地可以接受了。以前的魔术师都把他的本事压在箱底,他不会透露给你看,现在很多魔术师都很开放,很愿意把道理讲给你听,从他那种很巧思的方法变出的魔术让你觉得和装神弄鬼的变法不一样,所以慢慢地我觉得可以从这个角度,就像你刚才讲的这个命题到底成不成立,假如在几年以前我觉得最好不要谈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基本上作为一个建筑师、设计师,其实他该是一个很逻辑的思考,当然刚刚陈先生讲的在创意方面、风格上面的表现,我认为当然应该有推陈出新的表现,但是很多情况在空间一个切割,空间的一个利用,它是可以有逻辑的分析去告诉大家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它必须有一种说服人家的道理。但现在假如说我们把这个命题成立,这个所谓的魔术师是经过一般人家没想到、没看到,但背后有它的道理,这个道理是由逻辑可以得到的,我认为这样的魔术是可以成立在我们室内设计和所有设计行业里面。因为我们推崇它超乎寻常人或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巧思而得到的一些结果,我认为这个东西可以被鼓励,回过头来设计师做出来一些大家想象不到的东西,被称为魔术师,我也愿意这样来命名。

IN DESIGN:史先生,可以具体举例吗?

史:其实我很推崇设计从概念的角度来做,轮到我们做设计师已经是第一代设计师后面不知多少代了。实际上大家同样的一个头脑,他能想出来的东西,也许早就有很多人想过了,所以我认为设计最高境界是原创性。但实际上,我们到现在的年代,所谓的原创性相对很难获得。不管这是否是你的原创性,很多设计其实是该由你的某种概念出发来做的,也就是说它未必是原创,但是基于某种概念出发。譬如说,去日本东京看到葛西临海公园,其实这种概念——无边界的水池在很多地方都用了,这个无边界的水池从一个类似地道就像北京大剧院一样让你倾入到水底下再上来,它让你经过一个隧道再上来,上到扶梯,上到上面的一个层次的时候一个无边界的水池在里面,其实它这个水族馆离海至少还有一公里的距离,但是你一上来就是一个平台,平台是无边界的水池,水池就跟海连在一起,等于把大海带到你的脚边来。这个不是特别的原创性东西,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事实上它用这样一种手法来把它带到海边去。包括我能够把一个3米45的高度,把它当成两层来用,其实上层和下层之间就像我平常举得最浅显的例子,我们平常坐的椅子下面的40多公分高度是没有用的,那么在楼上做高度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把这些高度留给下层用?所以说只有三米多的空间也可以当两层来用。把道理说穿了,其实很简单,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一种魔法,它其实只是一种逻辑的推演得到的一些结果,我是这样去看待所谓空间魔术的关系。

  我们的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关键的是创意理念的革新。我认为这种概念很多情况也许是从设计师角度得出来的,但有的是从经营的方式得来的,所以我们做设计在大部分情况下,你需要有经营的人去跟你谈。

陈:我觉得刚史先生说的应该这么理解吧,我们的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关键的是创意理念的革新。刚刚史先生有讲到大剧院的一些例子,那个可能和大的建筑有关系,我就想到我们现在在做某个项目。假如我们在做一个酒店,我就想到我去过北京三里屯由隈研吾设计的酒店瑜舍。进去以后在这个空间里我找不到服务台,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个创意。现在很多酒店都做了家的或者艺术空间的感觉,那么服务台在哪里呢?我觉得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会影响到它传统经营模式的改变。怎么来服务呢?它可能在每一个角落里让你感觉很舒服,然后它有很多特意设置的服务生来进行对你的客房咨询和登记。把整个传统的服务台去掉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蛮新的创意,同时它的经营模式可能也改变了。这个理念让我想到了在一些特殊的空间要做一个餐厅,假如没有餐桌、没有餐椅,我怎么来完成这个空间的设计,怎么来让受众很愉悦地来用餐,可能这个命题符合快餐型,但这就是另外一种思维了,我们常常要找一种很有创意性的思维把传统颠覆。我很喜欢颠覆的概念。我也突然想到6月份去世博看到了意大利馆,有个视觉(效果)我很喜欢,就是大厅里的墙上悬挂起很多乐队的椅子、演奏的椅子,当然这种做法在宜家也有展示,但我觉得这种装置艺术几乎把意大利歌剧的文化全表现出来,并很有视觉冲击力地挂在墙上,我觉得这挺有创意、挺有颠覆性的。本身这种手段也可以称为魔术,因为它打破了你常有和固有的思维。还有我常想到现在国外有一些概念餐厅,他们已经改变许多传统模式了,假如没有厨房,这个餐厅怎么做,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纸上画设计的概念,可能还有传统经营的概念也要改变,可能是一个相互的促进。还有假如我们开party,把餐厅搬到海边,那该怎么去布置,因为可能是很临时性的,又要结合环境,身临其境地在海滩如何去用餐,包括它的摆放怎么做,我觉得这会慢慢地冲击我们做设计的理念。

史: 关于你刚讲到的进到酒店没有柜台的设计,像我去住过东京的Park Hyatt,整个lobby是在楼上面,假如在一楼的大堂里面,柜台没有大到一定程度,可能进来的人他确实会找不到,可能真的需要人跟在身边。但是它已经在楼上,也有人把你引导上去,所以它确实不是一个柜台的形式。可是每个人就这样很亲切地坐下来,甚至它的桌子也不像柜台,他未必坐在你的对面,也许就坐在你的侧面,他把底下的电脑抽出来很快就把你的事情解决掉了,而你是很舒服地坐在那里。当你进到一般(酒店),要站在柜台前面这样那样,但在这里它把你引导到楼上去,所以就不需要这么大一个柜台。我认为这种概念很多情况也许是从设计师角度得出来的,但有的是从经营的方式得来的,所以我们做设计在大部分情况下,你需要有经营的人去跟你谈。其实我们最怕做商业空间,对方只是说“我就是出钱的老板”,那我说“谁帮你经营”,他说“还没有,还在找,你先帮我设计吧”。其实在这种商业的模式下做设计,没有一个经营的人,没有一个好的经营模式的时候,你做出来的也许是不对的,所以你做了肯定浪费时间。做一个设计不是靠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你要从经营的角度、执行员的角度,甚至投资人也有他的概念和思想,把这些东西整合起来,让你得到一个很清楚的脉络,然后你才能去做设计。所以我觉得设计越往下走可能越不可能靠灵光一现的灵感来做,是要整合各方面的资讯来得到结果。所以设计是越来越难,或者说做魔术师也越来越难,因为手法大家都越看越多了,手法变老了就不行了,所以我觉得魔术师一方面更难,却更能变出令人惊叹的东西就值得敬佩了。假如设计师每个都要当魔术师的角度去做的时候也是蛮幸苦的,呵呵,因为你希望每个都是原创的。

IN DESIGN:设计前在整合各方面资讯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双方的问题?

陈:我是觉得我们要在提方案的时候可能要和业主方有很清晰的交流,就是说我们要把设计理念传达得很清楚,否则的话,业主方在不清晰的情况下会在你实施或者施工的时候不停得干预。如果一个概念,它得到最终确认以后,在施工的过程肯定会得到业主方大力的支持,因为他首先明确了你设计的目的,我觉得前期的沟通肯定很关键。但可能在现实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的困难,包括意想不到的效果,那肯定是要随时把控,但首先你的设计理念不能含糊,应该很清楚地传达给你的业主,这个很关键,因为他是花钱来让你做的。

史:我认为做设计的第一步是你要听,你听的意思当然是说你要了解你服务的对象,你面对的case,或者你面对的环境。包含有业主的需求,这东西是该被尊重的。听的同时你当然必须得思考,一个是你会面对什么样的问题,你面对什么样的环境,你能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怎么样给予他超乎他想象和预期的更好的一个结果。我想任何设计师肯定得去了解你做的case,这是第一步。回过头来,设计师是不是应该很主观来面对他的设计,当然这个是见仁见智,但是我一直认为,做一个纯艺术性的创造,设计也好,或者做雕塑、绘画,我认为它肯定是要主观去做的,因为只有主观才能把这个东西表达出来。但我们做的设计其实都是一种实用性的,它也许也可以归类为艺术,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实用性的东西,既然如此,它肯定实用上的需求,所以前期我会虚心去了解业主的需求,而不是主观得告诉他一定要怎么样。我认为在你没有完全掌握之前,你要听,当整个case清楚到能跟他讲该怎么做的时候,你可以采取一个主导的形式,因为接下来是一个专业的表现,就不是业余的人去告诉你怎么做了。当然我觉得你应该有对你职业尊重的、相对来讲强势的主导意识。只怕很多设计师,尤其是年轻设计师就是业主说了算,所以他全部听业主的,结果做完一个四不像的东西。当然这也是很困难的,他没有到足够的经验度、知名度,所以设计师要相对有经验、有历练来举出他曾经做过的案例,去说服业主。所以我认为做设计师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历练,等到你真的成熟到去主导一些东西时,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陈:我们做设计的必须要很清晰地听到业主需要什么,我们才能拿出什么东西,这点我非常赞同。但是中国的设计千变万化,什么样的业主都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设计师的地位慢慢地提升,像国外的设计师很受尊重。现在深圳改革开放30年了,它也是个所谓的设计之都,但深圳的室内设计和国际的距离还差的远。我觉得社会的进步对设计的认识也很关键,更多的业主讲出他想要的东西以后,还是该更多的让设计师来主导他的设计理念。我觉得最怕的是很多业主在不懂的情况下提出很多主张,他又不专业,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就很难实现你的创意,很难实现你最终好的结果。设计师的实践也很关键,就是做完以后,业主很清晰、明白你的提案,而且感觉是好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做设计的一个方法。

  设计师最主要的工具是你前面累积的所有案例的一些经验,还有所有曾你获得到的一些讯息,如何转换变成一个设计的素材。

IN DESIGN:作为空间设计师来说,你们变魔法的工具和手法是什么?

史:其实我觉得现在没有什么所谓的实质工具,我最简单的就是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当作我的工具。但最主要是你脑子里面有多少软性的工具在,或在基本资料库里面,当然也许是存在你的电脑里面,但我认为作为一个设计师,尤其像我们这样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很多设计,你不可能回头再去翻资料找东西,你必须当场从脑子的资料库里面调出来做。所以最主要的工具是你前面累积的所有案例的一些经验,还有所有对你获得到的一些讯息,如何转换变成一个设计的素材。这部分即你脑子内部的储存以及运用,两者之间互相的搭配,是最主要的工具。实质的工具上来说,现在公司肯定是几十只手在帮你弄,比如你要他去搜集资料,但是你在公司里设计案例或者下决策时,都是靠的你脑筋里一个立即的判断,这个判断可能只是几秒钟而已,但它可能蓄积了你几十年的经验。

陈:以现代功能方面而言,无非是那“几样”的功能,是固定的。当然视觉的感觉,还有一些感光的触摸可能会很关键。以个人来说,我喜欢做材质的对比。比如说粗燥和细腻、奢华和质朴的对比,还有设计界流行的混搭。我觉得混搭也有很多手段,不能什么都搭,肯定要立定一个空间的主题,不然搭到最后就乱七八糟。当然也有比例的感觉,但问题是你要搭出什么调子,这很关键,我喜欢在一个现代的空间里点缀古典元素。现在的人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东西看多了,一两年以后没什么新鲜感了。是不是可以做些混搭的处理,让古典和现代有些对话;在细节里产生中西结合的感觉,但是不能硬凑,要有文化的感觉。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很多元化,所以是不是可以把多元化的设计理论并进去,让视觉产生变化。说到空间的功能,是否可以改变一些人的生活习惯,比如产品设计,我最近用的苹果电子产品。它为什么那么热门?因为它的设计感是惟一性的,跟别的电子产品真的不一样,而且非常注重人的使用功能,也无需太多复杂化的软件,回归到人的生活习惯;手段单纯,不用拿个鼠标来点击,看照片也完全用手来触摸。往大方面来说,我们是通过设计来影响、改变人的行为习惯,这样设计就变成是一种机动创新。我觉得一些工业产品更注重人的生活习惯和功能性。反过来对于我们来说,常常给业主设计的家是封闭式的,未来年轻人的家是不是可以把重要的空间拿出来当成一个私人集会、更开放的交际空间,变成个性展示的家呢?这是我对未来家居的想象。这样,空间的功能是不是因此而改变呢?

史:我认为混搭肯定不是一个新出来的形式。其实我们在上海就可以看到,所有的老上海可能在欧式的风格里放着古典的中式家具、挂着中式的照片,或者放一盆中式的兰花。这样的融合反而很好,也因为文化的差异性让它更有味道,整个在一个调性下协调进行,反而会突出它的特点。尤其这种所谓的混搭在租界就容易看到,租界本来就是西洋的殖民到中国的土地上来,肯定也要取材当地的东西,这两种一混合在一起就是一种fushion(融合)、混搭,所以我认为混搭在很早前就存在的。至于最后讲的像产品以及私人空间的问题,原来我们一般可能称作为clubhouse,但张志强(香港设计师)有一个house的case/project,他现在把它翻过来变为houseclub,就是house来具备club的功能。就像你刚讲的我们的家是否要具备一个社会交流、演示的空间,在家里是否可以会客等。实际上真正的居住到底要达到多少面积是够的,尤其像在台湾那个很小空间——30平米,可我一样能让一家人住进去,因为我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你真的住进那么大的房子里,你难道只是看起来大就好了吗?相对来讲,要尽量多满足你的function,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变成一个club,可以很多人在里面,可以办party或烤肉,可以在家里举行舞会,whatever。到最后,这个house就变成club,所以clubhouse可以变成houseclub,即居家可以变成一个club。所以家里的功能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实际上它不光是空间的扩展,而应该是机能的扩展,我认为这样才有意义。

陈:不是空间或面积的扩展,实际上是使用功能、习惯的一种改变而已。

  当我们倾注了热情、设计手段的时候,我们也通过设计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意思。

IN DESIGN:刚提到的概念“通过设计,改变人的生活习惯”挺有意思的,请谈下各自最出乎意料、意想不到的作品是什么?在生活上面有什么启发?

陈:我去年做过一个交通空间的作品,是一个在广东惠州市的汽车站设计。当时这个设计因为是钢架结构,然后我在天花做了一些特殊的灯具,大概有11把8米多长的不锈钢,而且在端头开了两个(口),这个创意是来自传统的箫和笛,视觉上是蛮特别的。整个交通空间的大厅里头有浮想性,因为我想让传统的交通空间不要那么沉闷,而有一点音乐感。最近投入使用的时候,我也问过坐车的人,他们感觉这个空间很独特,不是一般的交通空间,因为往往国内的交通空间是常被忽略的,它不像航站楼、机场那样被在意。但我觉得对于设计来说,一些常常不被人注意的空间,当我们倾注了热情、设计手段时,我们也通过设计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意思。我记得有一套餐具产品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奖,它里面的刀叉可以拆装,同时适合不同场合的宴会。比如说人在某种用餐的环境下可能是站起来交流的,我们可以在手中拿一个杯或什么,而不用放在餐桌上吃,就像这样慢慢切入到你生活中需要的场景设计也在慢慢改变你的习惯。当然这需要你关注人的行为学和习惯,这样设计才会有进步嘛。

史:其实这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了解他的生活习惯以及是否要把它往更好的方向去引导。反过来说,他的生活习惯是否需要被引导或改变,这是一个思考的概念。
  比如你是否想要小孩子早点起床,那么让他的床朝着东边,光线则更容易透进来。实际上,这样的安排是否有必要朝着你觉得更好的方式去引导呢?有些人就是要工作到很晚,早上要睡好觉,你必须要保持隔音和很好的隔绝光线(的环境)。这种情况都是存在的,其实一个家居的设计师,最要照顾到的是给他一个更有效的利用,因为传统的空间相对来说比较不够。有效利用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家里的客房,可能一365天内只有两天有人住,平常更多的日子里它是关在里面的。当你要改变它空间上的感觉的时候,实际上那种环境应该用一种开放式的手法来解决。所以这种空间上的打破,是很容易在居家中遇到的问题。又比如一个客房面对一个很黑的走道,你把这个房的墙壁打开来,让它和走道去融合,这个房间平常开放的光线可以到走道来,走道也许可以消失掉,因为走道通常来讲是没有功能的一个空间。但当人使用这个空间的时候,会感觉比较宽。这就是最简单的道理解释了你怎样在空间上做调整,并让他的生活和空间感得到改善。其实居家中功能性最强的两个地方是浴室和厨房。厨房里的所有安排基本上是绕着你的功能去打转的:你从冰箱里拿出东西来,第一步也许要解冻,接着去洗,然后去切,再去炒,炒完后被端到一个地方去,这是有顺序性的,所以功能上把这些照顾到,操作就会很顺利。在这样一个功能性最强的地方,你可以看出它是否是一个合理的排布。浴室情况也一样,单一去看,可能浴室是家里最小的空间,在这最小的空间里,它的功能要求却是很复杂的。比如早上洗脸刷牙,光那个步骤就有好多的动作在里面,包括你是否能很方便得拿到你擦脸的面霜或牙膏。洗澡可能也有两种形式,淋浴的或是浴缸的,还包括储藏,所有动作在这么小的空间中需要被照顾到。我认为设计确实会影响生活,一个居家的设计肯定都要去照顾并往好的方向去引导。

陈:我们为家居做设计,肯定是非常荣幸的服务。当然个性化的创意始终要有,如果你拿出的设计不符合他的生活习惯,那完了,就算他按你的意思做了,结果他生活得很不开心,这就是很糟糕的设计。更贴心的设计关键在观察更细致,好的生活方式的流程对家居的设计很关键,这对将来业主的生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不像做样板房,可能展现得是一种设计理念和生活方式,可能有好几种生活方式出现,但有具体业主情况就不一样了。











  设计师的文化积淀思路能够打得宽,那么他所做的东西表现的思路一定很广,不落俗套,就不会做出似曾相似的东西,创意肯定是这么来的,和自身的文化修养也有关系。而一个成功的设计师背后肯定有一个好的团队,他们之间的默契以及团队的素质到最后都会影响设计团队的发展。

IN DESIGN:你们所感兴趣的事物是什么,它们如何变成你们创意的来源?

陈:我喜欢关注室内设计或建筑设计以外的领域,比如时装的发布会、影视作品,包括现在更喜欢一些当代艺术。首先这些东西会不断得冲击你的传统思维、视觉,包括你的生活习惯,我往往会从中得到一些启迪。我自己很喜欢古典文化,中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只是我们当代的设计师从古典文化中拿到多少元素来加以创造,而不是一味得当作一个元素来运用。当代的视觉艺术很关键,我们做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往往集中在功能主义上去做,可是艺术家、雕塑家没有(这样做),纯粹是有新的主张,天马行空表现出来,很有个性,这时可能有一些视觉元素可以启发你。我们做的东西太多受业主方的左右时,所以我喜欢关注这些纯艺术的创作。

史:像我在学校里教课,第一节课就让他们闭眼睛想5分钟,想想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空间,接下来让他们把这个空间写出来。结果他们写出来的印象是“这地方很漂亮,这地方气氛很好……”但倒底要怎样去描述它,他们没有真正地做到。而我想把它从颜色、灯光、尺度和比例、texutre(材质)、质感、pattern(样式)或者它的decoration(软装)的布置,再到更专业的线条来描述。在一学期里,我告诉他们,假如你是学这一门课的话,你去一个地方看,你必须用专业的眼光去分析,你要能分析出来这是色彩造成,质感造成还是家居布置等所有加在一起的效果。从专业的角度好像电脑扫描一样是可以分得出来的:空间比例关系,或者高度是否有特殊的效果。等到学期结束后,我把设计所包含的元素统统讲完了,让他们再描述下现在观察到的空间,他们就可以一项一项地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出来,因为你做设计必须得到这些东西来帮忙你完成嘛,当然你平时要观察什么是好的,怎么做好,然后把好的变成你自己的资料库来用。我认为所谓的观察不是一种第六感或直接的印象,当你从专业的角度观察时就像一个电脑断层扫描一样,已经分门别类地进入到你的资料库里去了。当然这个能力也要经过时间的培养,一眼看完以后把所有的讯息记下来,这个过程可以经过训练来达成。

IN DESIGN:从观察和兴趣角度,什么东西会影响你的创意?

史:一直有人问我你有什么灵感去做设计,我一直说我没有什么灵感。其实我的很多设计是在很短时间做出来的,但我不认为是灵感得到的结果,而是多年累积下来的结果。到现在为止,我们公司每个平面还是我在勾,多年下来,可能已经勾了好几千个项目。所以我累积起来的经验可以在最短时间得出结果,其实有的时候你是直接画出来的方法,有的时候是消去法,在最短时间过滤掉你觉得不可能的结果。所以当你经验越多的时候,你就越快得到一个结果。而人家可能疑问你怎么这么快得出这种结果,再给我多几种吧,我说多几种也是一样,这是最好的。他说真的吗,那我就马上勾几种给他看,其实这些我在脑子里已经先过滤掉了。当然,我也不是这么神奇那么快就能得出结果,有的时候还有取舍的问题,或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假如是见仁见智的看法,肯定有市场需求,有业主主观的需求,还有设计上的需求,当这之间没有办法平衡的时候,我们就会提供2至3个方案。因为这个时候可以让营销者来判断,这个是
市场上的问题,不是我们设计的问题。

陈:刚提到的我们所接触到的所有文化和视觉,我们的脑就像储存器、电脑。当你把这些东西放在里头时,你在做一个特殊的设计时,每一个场景要和你设计的想法迸发在一起的时候,我想那就是你的创意,经过你的设计手段,把它表现出来而已。我觉得设计师的文化积淀思路能够打得宽,那么他所做的东西表现的思路一定很广,不落俗套,就不会做出似曾相似的东西,创意肯定是这么来的,和自身的文化修养也有关系。

IN DESIGN:在陈先生的专业设计管理中,你在培养或管理学生的时候,如何去锻炼他们的创意,你的管理会不会对他们的创意有些帮助?

陈:管理和你的执行策略应该是协调的,比如你做的案例如何去协调,从方案制定开始,到执行的过程,应该是互动的。所有的创意概念草图是我画的,然后执行到下面去,这就变成你在团队里其实是企业的战略管理。另外,好的创意一定要你底下的人有好的素质去领会,你的创意才能执行,不可能说所有的设计从头到尾都有你来完成,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的团队和你的协调性很关键。当你画出一个很有思路的草图,如果你的团队不能领会,那么你的创意可能就走偏;你有很多案例累的不行了,你不可能每个设计都扎得很深去做,这时候培养你的团队和你的思想接近就显得很关键。作为我来说,我会鼓励我的团队同时也要关注室内设计以外的东西,这样他们容易领悟并发挥得更好。

史:其实所有的设计师不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他的设计,这时团队就变得很重要。团队其实是隐藏在著名设计师光环下的人群,我认为这些人很重要,就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离不开一个女性,一个成功的设计师背后肯定有一个好的团队一样,他们之间的默契以及团队的素质到最后都会影响设计团队的发展。

用一种新的方式或者更平易近人的方式来表达中国

IN DESIGN:各位有去世博吗?谈谈对世博的有创意的印象和看法?

陈:我感觉整个世博最刺激、最酷、最前卫的设计是英国馆,它的创意是真的打破了传统建筑思维,没有建筑的形态,单纯到没有炫耀它的科技、历史文化。你不要看它这么小的一个装置,但它是真的体现了蕴含生命的味道,与众不同,特别对建筑设计包括室内设计来说很有启发性。英国大不列颠有多少历史文化,但它没有拿出来炫耀,英国人真的是在做往前看的设计,他没有往后看。我还也喜欢意大利馆的设计,它把意大利所有的东西都融进去,比如说车、服装文化、餐饮、大理石雕刻的文化等都有,你进去参观的时候感觉很轻松、很好。

史:上海一边在世博会,一边又在开“家博会”,而且找了几十个有名的设计师去,每个人都要做一个样板房并接受一个采访。当被问到我的概念时,我想用一种新的方式或者更平易近人的方式来表达中国,里面没有中国传统符号,因为传统符号就和logo一样,但我有中国的生活在里面,像我妈妈现在每天还在写毛笔字、养兰花。我在硬装上没有特别中国的东西,我希望里面的布置从琴棋书画、花鸟鱼虫、茶艺或者是一种奇石这些元素来表达生活。它不是浅显地在这里摆一个明式椅,那边墙上装一个花窗,然后再做一个大的圆洞窗,床头再挂一个大的折扇就可以变成中式。世博会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当然是需要一个过渡的,相对来说我们是个大国,但你的影响力实际上是靠慢慢形成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改善,基本上我们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去看中国的世博会。

—— 摘自《IN DESIGN》2010年10月 总161期